《麥迪遜之橋》遲暮之戀

  這是個短而美的愛情故事。


(有喜歡的話,點擊圖片可連結至readmoo)
作者 Robert James Waller 
出版: 大塊文化

   這是個短而美的愛情故事,故事很簡單,描寫卻很深刻,男女主角各自帶著各自的詩意相遇、相戀、互相思念,這是本來自1992年的小說,在1995年拍翻成電影,從裡到外,《麥迪遜之橋》充滿了爸媽那一輩的年代感,但要說純粹的愛情,其實它還有點愛情以外的東西:還記得很久以前讀過那本珍.奧斯丁的《勸服》,身為愛情小說的祖奶奶,筆下的愛戀卻也還是得和麵包放上天平的兩端一起衡量——愛,除了激情,還需要一點精明,才能平安承受人生的重量。《麥迪遜之橋》也是如此,但處理的主題因男女主角的年紀而不大相同。

  他們倆人相遇的時候,年紀都即將邁入老年,法蘭切絲卡45歲,羅伯特52歲。遲暮之年,法蘭切絲卡年輕時的不羈已成了泛黃的回憶,她走過戰爭的動盪,在戰後,跟著丈夫李察來到這個守舊、可愛,又一成不變的美國小鎮麥迪遜,直到羅伯特帶著攝影機出現,那個懷抱著少女夢想的自己才又從農場生活裡冒出水面。

  兩人的愛情奠基於性,是性的吸引力讓法蘭切絲卡重回那個尋求浪漫與冒險的少女,讓她得以跳脫盡管甜蜜卻又枯燥的尋常家庭生活,在和羅伯特相處的這短短四天,她重新活得像個情人而不是一個母親。對於羅伯特來說,法蘭切絲卡的引出了他身上的野性,那股所有過往女人們都說不清的魅力。他活得像個遊牧民族,孓然一生,在面對法蘭切絲卡的時候才看見了真正的自己——「我是高速公路、我是游隼,也是所有遨遊在海上的帆。」(高速公路與游隼)

  盡管兩人愛的火熱,在期限到來的最後,法蘭切斯卡還是決定貫徹她對家庭的責任。她的愛不只有愛情,還有屬於家庭的那一部分。私奔是辦得到的,只是她認為對這兩人都是傷害——理查給她平穩甜蜜的生活,兩個孩子是她身為母親的責任……是這些東西構成了法蘭切斯卡這個人,她是小鎮的一份子,而不單單是個把夢想和感性藏在心裡深處、可望跳脫一切的女人。

  於是這短短幾天的相處,成了兩人永生的遺憾與思念。

  《麥迪遜之橋》的故事既不新穎、也不罕見,兩人也不是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年少女,是作者的文字編排功力讓這個故事變得雋永。法蘭切絲卡是這個故事的真正主角,作者給予她樸實的農場生活,給她一個保守但溫柔的丈夫,給予她年輕時等不到激情冒險的遺憾,所有的一切,都在丈夫子女出外比賽的那個星期就位,然後憑空冒出了一個擁有流浪者原始特質的羅伯特。兩人的愛戀坦率到甚至讓我感到肉麻,但作者的文字讓兩人的對話有了和一般愛情故事不一樣的層次和文青感。一樣的故事,如果是由不同的人來寫作,也許就不會這麼經典了。

  在《麥迪遜之橋》中,我特別喜歡法蘭切絲卡信裡那種坦蕩蕩的語氣——我知道小孩子通常認為自己的父母沒有情慾。(法蘭切絲卡的信)——她讓孩子用一個女人,而不是母親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就像是與羅伯特的相遇,她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身為女人的身份,而不單單只有社會責任與家庭。這個秘密讓她有血有肉,不再只是個平板的小鎮母親。

  如果你對有外遇成分的愛情故事不感冒,也想讀看看不同一般單純讚頌愛情故事的小說的話,《麥德遜之橋》推薦給你。(或是電影:P)

--------

*這星期到下星期我不在台灣,這網誌的更新又要拖幾個星期了Q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